18937301188

产品中心

当前位置:产品中心

润滑脂的“极压性(EP)”和“抗磨性(AW)”有何区别与联系?

发布时间:2025-10-20 16:17:49 点击量:1

润滑脂的“极压性”和“抗磨性”是两种密切相关但侧重不同的润滑性能,它们共同应对金属表面之间的磨损问题,但作用的机理和适用的工况条件有显著区别。

​一、 核心区别:应对的磨损类型不同​

最根本的区别在于:​​EP针对的是极端压力,防止的是金属表面的“创伤性”损伤;而AW针对的是常规磨损,防止的是“慢性”损耗。​
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来理解:
  • ​极压性(EP)​​ 就像汽车的​​安全气囊​​。它在正常情况下不发挥作用,但在发生剧烈​​碰撞或冲击​​(类比极高压力的瞬间)时,它会被激活,防止灾难性后果(金属表面熔焊、剥落)。
  • ​抗磨性(AW)​​ 就像汽车的​​安全带和缓冲垫​​。它在​​日常行驶​​(类比中低负荷的持续摩擦)中始终起作用,减少常规的振动和摩擦,保护乘员(金属表面)免受持续伤害。
为了更精确地对比,请看下表:
特性
​极压性(EP)​
​抗磨性(AW)​
​作用机理​
在极高的局部压力/温度下,​​发生化学反应​​,生成保护膜。
通过添加剂​​物理吸附​​在金属表面,形成保护膜。
​适用阶段​
​边界润滑​​的极端情况(接近卡死)。
​边界润滑/混合润滑​​的正常情况。
​载荷类型​
​高负荷、冲击负荷、低速重载​​。
​中低负荷、持续负荷​​。
​好比​
​“急救包”​​,用于防止突发严重损伤。
​“维生素”​​,用于日常保养和预防。
​典型添加剂​
含硫、磷、氯的化合物(如硫化油脂)。
含磷、氮的化合物(如磷酸酯、ZDDP)。
​常见测试​
​四球焊接负荷(PB值)​​:指标越高,极压性越好。
​四球磨斑直径(d)​​:指标越小,抗磨性越好。

​二、 具体作用机理​

​1. 极压性(EP)​
当金属表面承受的压力高到足以使微观凸起点产生瞬间高温(可达数百度甚至更高)时,EP添加剂被激活。它们与金属表面发生化学反应,生成一层熔点较低、质地较软的​​化学反应膜​​(如硫化铁、磷化铁)。这层膜在金属接触点之间起到“缓冲垫”的作用,并通过自身的剪切来替代金属的撕裂和熔焊,从而保护了金属本体。
​2. 抗磨性(AW)​
在相对温和的边界润滑条件下,AW添加剂通过分子间的吸引力,​​物理吸附​​在金属表面,形成一层坚固的吸附膜。这层膜能有效减少金属表面微凸体之间的直接接触和磨损,但它不如EP膜坚固,在极高的压力下会被破坏。

​三、 两者的联系​

  1. 1.
    ​共同目标:​​ 两者的最终目标都是​​分离摩擦表面,减少磨损​​。
  2. 2.
    ​协同作用:​​ 很多高效的润滑脂添加剂(如​​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,ZDDP​​)同时具备抗磨和极压性能。它们在不同的负荷阶段发挥作用,互为补充。
  3. 3.
    ​没有明确界限:​​ 随着负荷的逐渐增大,抗磨作用会向极压作用过渡。可以理解为:​​AW是基础防御,EP是终极防御​​。

​四、 实际应用中的选择​

  • ​何时需要极压(EP)润滑脂?​
    • ​设备特征:​​ 齿轮传动(特别是蜗轮蜗杆)、重载轴承、矿山机械、轧钢设备等。
    • ​工况:​​ 伴有​​冲击负荷、低速重载​​的场合。产品包装上通常会明确标注“EP”。
  • ​何时需要抗磨(AW)润滑脂?​
    • ​设备特征:​​ 普通滚动轴承、机床导轨等。
    • ​工况:​​ ​​中高速、中低负荷​​下的持续运行,需要减少长期磨损。多数优质润滑脂都具备一定的抗磨性。
​总结:​
简单来说,​​抗磨(AW)是“防微杜渐”,着眼于减少日常的、渐进式的磨损;而极压(EP)是“力挽狂澜”,着眼于防止在极端压力下发生的瞬时剧烈磨损或设备卡死。​​ 在为重载或冲击负荷设备选脂时,务必选择标明“EP”性能的产品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

轴承润滑脂、低噪音润滑脂生产供应商,源头厂家,免费邮寄样品
业务咨询:18937301188 联系人:时经理 邮箱:hxhg@hxhg.com
版权所有:新乡市恒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CP备案编号:豫ICP备12000020号-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