润滑知识
当前位置:润滑知识
购买润滑脂时,除了价格还应关注这5个关键指标
发布时间:2025-10-13 13:36:21 点击量:1
购买润滑脂时,除了价格还应关注这5个关键指标
关键指标一:稠度等级(NLGI Grade)—— 润滑脂的“软硬度”
- •
它是什么: 稠度代表了润滑脂的软硬程度,常用美国润滑脂学会(NLGI)的等级表示,从000(半流体)到6(固体块状)不等。最常用的是1#、2#、3#。 - •
为何重要: 稠度决定了润滑脂的粘附性和泵送性。太硬(NLGI号大)的脂难以加注,太软(NLGI号小)的脂易被甩出或泄漏。 - •
如何选择: - •
NLGI 2#: 最通用,适用于绝大多数滚动轴承和中等速度的设备。 - •
NLGI 1# 或 0#: 适用于低温、低速重载或需要集中润滑系统的场合。 - •
NLGI 3#: 适用于高温、高负载或振动强烈的场合,粘附性更好。
- •
- •
核心建议: 首选遵循设备制造商的推荐值。 在无明确指导时,NLGI 2#是 safest bet(最保险的选择)。
关键指标二:滴点(Dropping Point)—— 耐高温能力的“风向标”
- •
它是什么: 滴点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加热,润滑脂软化后滴下第一滴液体时的温度。 - •
为何重要: 它衡量的是润滑脂的物理稳定性上限,而非工作温度上限。如果工作温度接近或超过滴点,润滑脂会变稀流失,导致润滑失效。但请注意,实际最高使用温度应比滴点低20-30℃甚至更多。 - •
如何选择: - •
通用锂基脂滴点约在190℃左右。 - •
若设备工作温度较高(如>120℃),应选择滴点更高的润滑脂,如复合锂基脂(滴点>260℃)、聚脲脂(滴点>250℃)。
- •
关键指标三:基础油粘度(Base Oil Viscosity)—— 润滑能力的“核心”
- •
它是什么: 润滑脂由基础油和稠化剂组成,真正起润滑作用的是基础油。基础油粘度是其在特定温度下流动阻力的量度。 - •
为何重要: 粘度是形成油膜厚度的关键。粘度过低,无法形成足够油膜,导致磨损;粘度过高,则运行阻力大,导致发热和能耗增加。 - •
如何选择: 这与速度、负载和温度强相关。 - •
高速、低温: 选择较低粘度的基础油。 - •
重载、高温: 选择较高粘度的基础油。 - •
可以参考设备的润滑油推荐粘度来选择润滑脂的基础油粘度。
- •
关键指标四:抗磨性与极压性(Antiwear & Extreme Pressure)—— 重载下的“护身符”
- •
它是什么: 这是两个相关但不同的概念。抗磨(AW)剂防止中低负载下的磨损;极压(EP)剂在极高压力下发生化学反应,形成保护膜,防止金属表面熔焊。 - •
为何重要: 对于有冲击负载、低速重载的设备(如齿轮、矿山机械),这是必不可少的指标。 - •
如何判断: 查看润滑脂数据单上是否标有EP字样,并关注四球焊接负荷(PB值) 和磨斑直径(d) 等测试结果。数值越高/越小,性能越好。
关键指标五:抗水性(Water Resistance)与防锈性(Rust Protection)—— 潮湿环境的“守护者”
- •
它是什么: - •
抗水性: 指润滑脂抵抗被水冲洗掉(水淋流失量)和吸收水分后乳化(抗乳化性)的能力。 - •
防锈性: 指润滑脂防止与其接触的金属表面生锈的能力。
- •
- •
为何重要: 在造纸、食品饮料、矿山、户外设备等潮湿或多水环境中,劣质润滑脂会迅速被水冲走或乳化变质,失去保护作用并导致轴承锈蚀。 - •
如何判断: - •
关注增稠剂类型:聚脲脂、复合铝基脂天生抗水性好。切勿在潮湿环境使用钠基脂。 - •
查看标准测试结果:如水淋流失量(ASTM D1264) 数值越低越好;防锈测试(ASTM D1743) 结果应为“通过”。
- •
总结:做一个精明的买家
- 1.
看工况定类型: 先分析设备的温度、速度、负载和环境,确定需要的润滑脂种类(如聚脲脂、复合锂基脂等)。 - 2.
看数据选产品: 索要供应商的产品技术数据表(TDS),对照上述五个关键指标,选择最适合的产品。 - 3.
算总账而非单价: 一款优质润滑脂可能价格稍高,但因其更长的换油周期、更好的设备保护和更低的故障停机风险,其总拥有成本(TCO)远低于廉价产品。
下一篇: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