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937301188

润滑知识

当前位置:润滑知识

润滑脂"爬行"现象及解决方案

发布时间:2025-07-09 15:53:42 点击量:1

润滑脂的"爬行"现象是机械系统中因摩擦特性突变导致的非连续运动现象,具体表现为低速工况下运动部件的时走时停或速度不均。以下是其成因及系统性解决方案:


一、爬行现象的本质特征

  1. 动力学表现
    在低速运动(通常<0.1m/s)时,摩擦副出现周期性"粘滞-滑动"交替,伴随振动和噪声,常见于机床导轨、轴承等场景‌典型案例:汽车离合器接合时的冲击、仪器微调时的跃动均属此类‌

  2. 临界条件
    当系统刚度不足(弹性变形量>5μm/N)且静/动摩擦系数差>0.1时易触发,能量周期性贮存-释放形成自激振动‌


二、核心成因分析

  1. 摩擦学因素

    • 静摩擦向动摩擦转换时出现扭矩突变(可达正常值的2-3倍)
    • 润滑脂膜破裂导致边界润滑失效,金属直接接触‌
  2. 系统特性影响

    • 传动链刚度不足(如丝杠轴向刚度<100N/μm)放大弹性变形‌
    • 阻尼比<0.1时无法有效抑制振动‌5
  3. 润滑脂性能缺陷

    • 基础油黏温特性差(VI值<80),低温下增稠导致供油不足‌
    • 稠化剂纤维结构抗剪切能力弱(如普通锂基脂剪切后锥入度变化>30%)‌

三、综合解决方案

(一)润滑脂优化

  1. 配方改进

    • 选用合成基础油(PAO/酯类油)提升黏温性能(VI>150)
    • 添加5%-10%二硫化钼/石墨固体润滑剂降低摩擦系数差‌
  2. 性能指标控制

    关键参数防爬要求测试标准
    静动摩擦系数差<0.05ASTM D5707
    低温转矩(-30℃)<1.5N·mSH/T 0338
    极压性四球试验PD>600NGB/T 12583
  1. (‌二)机械系统改进

    结构增强

    • 提高传动刚度(丝杠预紧力>5%额定载荷)‌
    • 采用静压导轨(油膜刚度>500N/μm)替代滑动摩擦‌
  2. 工况调节

    • 避开临界速度(通常设计转速>2倍爬行临界转速)
    • 控制环境湿度<60%防止润滑脂乳化‌

(三)维护策略

  1. 润滑管理

    • 定期检测脂的pH值(酚酞试剂变红为正常)‌
    • 注脂量控制在轴承腔容积1/3-1/2‌
  2. 失效预警

    • 振动加速度>4m/s²时需更换润滑脂‌
    • 出现表面硬化或析油>5%即判定失效‌

四、典型应用对比

场景推荐方案效果提升
机床导轨聚脲基脂+贴塑导轨爬行发生率降低90%‌
汽车离合器复合磺酸钙脂+波形弹簧阻尼接合冲击减少70%‌
高温轴承含氮化硼的膨润土脂临界速度提高2倍‌

通过多维度协同优化,可有效消除爬行现象,提升设备运动精度和寿命‌

上一篇:环境因素如何影响润滑脂的选择和使用

下一篇:没有了

轴承润滑脂、低噪音润滑脂生产供应商,源头厂家,免费邮寄样品
业务咨询:18937301188 联系人:时经理 邮箱:hxhg@hxhg.com
版权所有:新乡市恒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CP备案编号:豫ICP备12000020号-14